親餵
【親餵:達到供需平衡的自然方式】
我深信達到母乳哺餵的供需平衡是理想的哺乳境界。這種狀態下,母親無需刻意追求或計量奶量,而是應根據自身與寶寶的具體情況,靈活調整哺餵的時間和次數。在自然哺乳方式中,母親不需要刻意計算或測量每次哺乳的具體奶量,而是根據寶寶的飢餓信號和需求來哺乳。這種按需求哺乳的方法更符合嬰兒的自然生理需求,並有助於建立母乳供應與寶寶需求之間的平衡。
遠古時代的母親們在孩子餓了時便會直接哺乳,很少有吃不飽的情況發生。然而,隨著時代變遷,一些母親選擇擠奶後瓶餵。不論是親餵還是瓶餵,規律地排空乳房都是刺激乳腺生產的有效方式,無論是透過寶寶的吸吮或是手動擠奶都同樣有效。乳汁的分泌遵循生理節奏,瓶餵的母親如果能規律地排空乳房,身體會逐漸適應並規律地分泌乳汁。對於乳汁較少的母親,可以通過增加擠奶的次數來刺激乳汁的總產量。
親餵是一種簡單自然的方式,母親只需在寶寶表現出需要時即可哺乳,這樣哺乳的頻率自然會與寶寶的需求相匹配,輕鬆實現供需平衡。這也強調了“按需求哺餵”的重要性。例如,如果寶寶每天需要600毫升奶量,乳汁較少的母親可能每次只能擠出50毫升,則需一天擠12次;而每次能擠出100毫升的母親,一天擠6次即可。這說明了每個母親的乳汁產量天生不同,寶寶的需求量也各不相同,因此哺乳和擠奶的頻率應根據“按需求哺餵”的原則進行調整,從而達到供需平衡。
透過這樣的方法自我調整,原本乳汁不足的母親可以逐漸增加泌乳量,而乳汁過剩的母親也不會因乳房過度充盈而感到不適。
瀏覽數: